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唐代设御史台,...

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唐代设御史台,作为独立机构,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形成三省六部一台。这说明唐代

A. 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    B. 进一步弱化专制

C. 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    D. 管理体制更完备

 

C 【解析】依据题中秦代监察权由副丞相即御史大夫掌握,到了唐代监察权从相权中分割出来设立独立机构可见唐代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故答案选择C项。A项没有说明唐代设御史台的目的不符合题意。唐代设三省六部一台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故B项错误。D项没有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分权并加强皇权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前期的寄禄官阶秩序系统,利用了唐代原职事官的称谓头衔,“官”与“差遣”的分离,即表现为职事官名衔与其职事的分离,因而造成了官制中纷繁复杂、名实不侔的现象。在赵宋统治稳定后不久,这种状况即受到朝野人士的强烈批评。要求“正名”的呼声,终于导致神宗时期以“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及“以阶易官”为主要内容的元丰改制。

元丰三年(1080年)八月,神宗下诏改制,其主要设计思想是:“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元丰改制,以开府仪同三司至承务郎共25个阶次,取代了上至使相(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下到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职事官称。这次以新阶易旧官,只涉及文臣中的京朝官,而未触及幕职州县官,也没有牵涉到武臣。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丰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丰改制”的主要内容,并作简单评价。

 

查看答案

材料一、从接受康有为的学说开始,梁启超的理想便是改革封建王朝,使之变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的国家。1899-1903的激进,与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清政府的顽固保守,梁启超转而接受的孙中山的激进方案。1905年他的政治态度复归保守,重新鼓吹起改良与立宪。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关键时刻,梁启超却又拒绝诱惑,不怕威胁,坚决维护民主共和。

——摘编自杜先菊《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变化》

材料二、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述评》

材料三、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姚中国《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1)材料一中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分别指的是什么?导致梁启超政治思想多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为践行“救亡图存”进行了哪些政治努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的贡献。

 

查看答案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对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调整,不久北京相继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等八大院校。当时进行这种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查看答案

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审美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B.作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

C.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

D.现代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查看答案

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

A. 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B.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 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D. 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