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 A. 社会...

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

A.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 【解析】在1957-1966年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期间既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严重失误。但是,我们在这十年中仍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由此,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正确与错误、成就与挫折交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AD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特征,C是文革时期的特征,均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徐州市制帽厂第三生产合作社的商标,这里“社”

A. 表明了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B.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 片面追求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

D. 采用公私合营模式经营

 

查看答案

1954—1959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1960年迁移率达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B. 国民经济的调整

C. 户籍管理制度变化    D. 计划经济体制松动

 

查看答案

下图为昆明天香烟庄生产的“天香”牌卷烟商标,在包装上较醒目的语句却是“吸此烟有四益”、“一适口、二省钱、三爱国、四卫生。”由此反映

①中国的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②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进行虚假宣传

③实业救国的思潮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深受封建主义压迫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说:“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他论证的是

A.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B.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

C.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

D.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