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l888-1938),联...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l888-1938),联共(布)的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1920年初,他完成《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认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否定了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在过渡时期的作用。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派反对并提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在经济落后的苏联,只能通过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增加赋税等牺牲农民的办法来发展工业。布哈林批驳托洛茨基派现点,他指出:“俄国将拉着农民的大车以蜗牛爬的速度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解决工业发展缓慢问题,必须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着手,把新经济政策推广到农村去、只有农村富裕了,有了市场,工业才能徉到发展;在农业社会主又改造中应该先组织消费合作社,再转到生产合作社,通过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地发展,反对过早地实行农业集体化;反对不顾现有的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指标。他认为要注意发展轻工业,使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哈林反驳“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时提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哈林经济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1)观点:发展农村经济.为工业发展提供市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必项循序渐进;经济发展不可盲目追求速度;注意重工业和轻工业协调发展。 (2)变化早期否认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作用,支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支持新经济政策,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新经济政策结束后,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反对托洛茨基派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 原因: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布哈林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模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主要观点”从材料“必须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着手,把新经济政策推广到农村去、只有农村富裕了,有了市场,工业才能徉到发展”、“在农业社会主又改造中应该先组织消费合作社,再转到生产合作社,通过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地发展,反对过早地实行农业集体化”“反对不顾现有的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指标”、“他认为要注意发展轻工业,使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结合”等信息中可以概括得出。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变化”由材料中可以概括得出布哈林由否认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作用,支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支持新经济政策。“原因”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变化等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劝说工人阶级妇女在工厂劳动。为高工资和爱国主义所吸引,妇女涌向了这些新的,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战前的1914年,受雇于政府违船厂、工厂和兵工厂的妇女只有2000人,到一战结束的1918年,人数激增至24.7万;工会女会员从1914年的35万增加到1918年的l00万。从绝对值来讲,妇女在工厂劳动工资在战争期问增加了,但仍然只是相当于男性收入的一部分。战后,这些妇女成为“多余的人”并被要求离开。到1921年,英国在工厂工作的妇女人数比战前还少,工资下降,又恢复到男人工资的低比率上。

1918年英国下议院一反四年前的态度,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有人认为,该法案是英国政府对妇女战时贡献的回报,同时也有诸多不同看法,主要基于以下事实:战前妇女解放运动余威犹存,一战前争取妇女普选权的激进分子采取了诸如纵火、破坏、人身攻击等暴力手段;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的二月革命导致沙皇的下台,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政府生怕战后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政局动荡,危及政权。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妇女一战前后就业情况的变化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达官贵族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获得官职,又令子孙修经明义,取得世代进官场的特权。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诸生(儒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章句家法是儒学经术,“笺奏”则是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蕴含于察举制度之内的、与“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并存的另一种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简介

图示

初始用途

后世演变

钺【yuè】

有刃,器形与斧类似,使用时配合长柄

 

兵器,起初用作刑具

后世渐变为仪卫所用的礼器,成为权力的象征

“束棒”

拉丁文作Fasces,一种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

 

罗马执政官外山时,身边有12位肩扛束棒的侍卫。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侍卫便用束棒行刑

演变为古罗马权力和威信的象征,后世成为集权和独裁的代表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题目进行论证。(要求: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并认识其本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六世纪后期,件随西洋传教士来华西方医学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较早介绍到中国的解刨学、生理学著作有《泰西人身说概》等。关于人体构造,《说概》中阐述说,造物主对各器官的内部构造巧为安排,以达成人类“致知”的目的,如人身各部分皆成长,独耳骨则否,是因为“生人从幼至老,惟学是务、恒若闻见不广,故以听闻为基,以至无穷无尽”。上主造人,赋予灵魂与身体,亦同时斌予人一个目标:“天主生人,付之灵性聪明.以格物穷理”。在他们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体,或造疗病的草木.都只是符号,象征着人与天主的关系,引领着人迈向信仰之途。

——据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整理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没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倾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秦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据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医东传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中的“卫生”观念在传播模式上有何不同?简要评价晚清与“卫生”观念流行的社会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将公共土地、水源全面开放供开发,环保署放松或取消主要环境法规,交通部放慢限制汽车尾气和汽车安全新标准的执行。这主要因为当时美国

A. 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 促进经济复苏的任务艰巨

C. 新技术出现改善了环境    D. 需要全力与苏联进行争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