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认为,“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是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为其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为严重的滥用。”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B.个人自由要服从公共意志
C.公共意志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前提 D.国家是确保自由的唯一条件
15世纪,人文主义者普遍认为,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万物灵长,上帝的“创世”不是为了奴役人,而是让人统治世界,人的自由意志和伟大力量具有“神创”性。这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
A. 借助创世说肯定宗教信仰 B. 借助上帝宣传天赋人权
C. 借助人性说批判教会权威 D. 借助神学宣传人文精神
1953年8日,艾青在《文艺报》上发表的《谈中国画》一文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有许多人写信表示反对,然而来信却并未公开发表。时隔三年后,《文艺报》上突然出现了俞剑华等一组针对此文进行批判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 “双百”方针的提出 D.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A.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 B. 社会主义的本质
C.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D.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1984年人称“江南猫王”的画家陈莲涛为邓小平画一幅《双猫图》,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南方谈话”中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社会主义的本质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检验真理的标准
1921年6月,孙中山说到:“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 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C. 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D. 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