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A. 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 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唐代《水部式》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这表明唐代
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 开始兴修水利工程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 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 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 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汉代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并且离产地较远。这说明汉代
A.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B. 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
C. 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象 D. 官营手工业产品是皇帝私用和官府专用
2016年11月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汉《四民月令》中说:“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①.古代农业生产方法合理有效
②.古人据节气探求最佳耕作时机
③.古代历法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
④.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魏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