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曾丰在《缘督集》中说:“居今之人,自农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在有之。”材料反映出
A. 区域内人口流动频繁 B. 佛教、道教发展冲击经济
C. 商业移民促进城镇发展 D. 农耕经济基础受到冲击
《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
A. 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 政治理性化色彩凸显
C. 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 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宋太祖曾颁布诏书,特奏贡士中的科考落第者106人各赐进士出身。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宋代的“特奏制”
A. 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B. 消除世家大族的势力
C. 扼杀重学风气 D. 提升官员素质
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注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A. 四书是南宋朱熹所著 B. 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 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D. 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 B. 佛教寺院沿袭出世习惯
C.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中国文人保留传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