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商鞅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不待法...

商鞅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

——《商君书》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

——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

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制实施的?概括其效果。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

 

思想:以法治国;符合民众认知水平,因时而变。 实施:力求公平(赏罚分明);严格执法(树立权威)。 效果:改变社会风气;提高军队战斗力;使秦成为强国。 价值: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促进社会转型);推动了社会的法制化、有序化。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文言文了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加以概括归纳的能力。(1)依据材料中的“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可知商鞅主张以法治国;“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可知商鞅主张法治应符合民众的认知水平;“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可知商鞅主张法治需因时而变。(2)依据材料二中“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可知:商鞅在秦国推动法制实施时,赏罚分明,严格执法。依据材料二中的“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知商鞅推动法制实施的效果:改变社会风气;提高军队战斗力;使秦成为强国。(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商鞅变法知识可知:春秋战国的大变革时期,法治可以打击守旧顽固势力,维护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促进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向法制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实这是一场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结果,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了《乌得勒支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并获得在西属殖民地贩卖非洲奴隶的特权,为期30年。之后,英国的黑奴贸易进入高潮时期,独霸一个世纪之久,成为黑奴贸易的罪魁。

——摘编自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认识到,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因此,资本家渐渐地对奴隶贸易失去兴趣。19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欧文考查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

——葛会伟《试论英国黑人奴隶贸易的状况和废除》

材料三一小群改革者大力从事废奴运动。1787年,他们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1807年通过的一项法令标志着废奴主义者的首次成功,它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它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别国国旗的贩奴船。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即56艘船只,9000名水兵,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为英国发展带来了哪些利益?指出西欧各国冲突的实质。

(2)材料二中英国对待黑奴贸易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述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哪些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英国黑奴贸易政策的变化。

 

查看答案

新中国外交秉承“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外交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并便利两国人民互相朝圣和往来起见,双方同意基于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缔结本协定。

——1954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亚非十三国时提出)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时候,严格遵守以下原则(节选):第二,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又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第四,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1964年《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材料三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2013年《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举措为例,论证“新中国走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走何也?曰:无何也!足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閣(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惰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巨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致,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白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辫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理和出发点。

 

查看答案

某作家的小说可当得起“诡异”二字,一个故事到他笔下,总有一番折腾,他像害怕孤独、恐惧、平庸一样的逃离所谓客观的描写,情结的走向常常出人意料,他是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下列作品和该作家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这表明

A. 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    B.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共体运行

C. 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    D. 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难以调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