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指出:“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绝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这一主张
A. 准确概括了中西学间的关系 B. 得到了守旧势力的一致认可
C. 摆脱了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 D. 有助于减轻西学传播的阻力
有关我国官员阶层假日和办公时间据历史学家陈联陞统计:在唐代,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官员办公时间的增多本质上反映了
A. 需要有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逐渐的增加
B. 分权与制衡降低了各级公务员的办事效率
C. 专制王权的强化皇帝更像一个严厉的主人
D. 以文取仕的科考制度弊端在明清日益凸显
“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文化中存在着地域色彩 B. 南方的印刷术更为发达
C. 门阀士族退出政治舞台 D.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态势
《新唐书》论及昭宗(公元888-9004年)说:“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已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昭宗愚庸暴虐导致唐政权的灭亡 B. 唐朝气数已尽,昭宗也无力回天
C. 昭宗顺天应民,主张无为而治 D. 昭宗不幸在于有智勇而用人失策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A. 爱的层次差别和内在的联系 B. 君子能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
C. 君子与百姓都应有仁爱之心 D. 实施仁政的前提是仁民爱物
英法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都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
材料二法国于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革命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革命形势日益激化。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史称复辟王朝。
1830年7月,法国发生革命,奥尔良公爵建立“七月王朝”。
1848年,法国再次发生革命,宣布共和,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共和国总统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侄子)恢复帝制,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路易·波拿巴成为普鲁士的俘虏。第二帝国顷刻垮台。
1870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开始。但是,在巴黎公社被镇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建立共和还是实行帝制展开了激烈斗争。由于各派之间分歧太大,国民议会甚至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和表决。
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请回答:
(1)英法两国的政体形式分别是什么?试叙述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的相似点。
(2)指出英法代议制确立的标志,从英法确立代议制的艰难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