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人民日报》在评价某运动时载:“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热火朝天地进行水利建设;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正在敲响挖掘潜力的锣鼓,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定的计划指标。”材料表明该运动
A. 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基础 B. 推动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C. 体现了人民高涨的建设热情 D. 挫伤了工农群众生产积极性
下图是“1949—1998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 5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受“一五”计划影响
B. 7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与党的工作重心有关
C. 8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关系密切
D. 90年代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美国《华盛顿星报》在评价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某一军事行动时称:“中国在山东方面的胜利,已经打胜日本四十年来军事胜利的记录,为欧战后军事上又一伟绩。”该军事行动
A. 有力地支援欧洲战场 B. 是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 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 D. 使日本军队首尝败绩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D.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
A. 全面学习西方思想 B.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C. 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D. 兼采中西文化精髓
(英)约翰·汤姆逊曾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敌对”行为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