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国家体制近代化的开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清末
A. 设置总理衙门,开展外交活动 B. 开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
C. 设立资政院,筹建责任内阁 D. 倡导商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按时进入主要是由于
A. 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 B.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C. 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 D. 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美国立宪之初,最高法院办公点只是国会大厦的一处普通的空间。陌生人在国会大厦黑暗的通道上转上一个星期,恐怕也难以找到那“偏僻角落”。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A. 司法从属立法 B. 分权原则落空 C. 司法权的弱势 D. 司法保护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