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大量异籍棚民进入徽州山区,或开山种地,锄种苞芦……或挖煤烧炭……从地方官府到乡村宗族纷纷驱赶棚民,并指出:“欲图安久之策,莫若因山泽之资,谋兴养之利。兴养则山成材山,人怀乐土,家裕户饶,公私两益。”这主要表明
A.官府试图垄断煤炭业的生产和开发
B.徽州人排斥外乡人以便独享山区资源
C.徽州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D.徽州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开发活动活跃
河南安阳汤阴县建有“宋岳忠武王庙”,以纪念被秦桧陷害致死的抗金英雄岳飞。据旧《岳飞庙志》记载,1750年乾隆皇帝曾来此拜谒,御书诗一首,镌刻在石碑上,称“乾隆碑”,立在岳飞庙南北中轴线的“御碑亭”里。御碑的树立把秦桧等人跪岳飞变成了跪御碑。1915年“乾隆碑”被移出岳飞庙山门东侧,秦桧等五具败类像又置于岳飞的威视之下了。这一景致变化反映出
A. 岳飞深得后世人民爱戴 B. 政治变迁影响思想文化
C.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 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征
明朝湖州市菜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 数量 | 产量 | 收入(白银) |
稻 | 30亩 | 90石 | 90两 |
桑 | 10亩 |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 125两 |
家禽 | 58头 | (略) | 55两 |
从材料中最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 B.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家庭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 D. 湖州地区丝织业比农业发达
地契是典押、买卖土地时双方订立的法律文据。其中载明土地数量、坐落地点,四至边界、价钱以及典、买条件等,由当事人双方和见证人签字盖章。未向官府纳税前的地契称为“白契”或“民契”,经官府验契并纳税后称为“红契”或“官契”。只有“红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由买方保存,作为土地所有权凭证,可以凭它作抵押贷款。某地出土一张民国地契,从中得到
A. 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 B. 土地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 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D. 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对诗意理解准确的是
A. 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源 B. 文化专制未达到预期目的
C. 焚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D. 焚书坑儒引发了农民起义
北宋承袭唐后期和五代征税的传统,广设税务,征收2%的过税《即过去的关津税》和3%的住税(即过去的市税》。“来自商业方面的收入要占到整个中央财政收入《包括货币与实物》的1/3强。货币(缗钱)收入更是基本上依赖商业提供。而在唐时《宣宗大中时》,一年的榷酒收入仅为82万贯,盐利278万贯,茶税不过近百万贯;商税收入更是“随而耗竭”,数额并不大。这说明北宋
A. 沿袭重农抑商传统 B. 赋税种类繁多且沉重
C. 商业发展超过前代 D. 鼓励民众外出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