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 私营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 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下方《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反映了
A. 中国社会对西方知识的需求增加
B. 西书翻译总量明显增加
C. 人文类西书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小
D. 科学类西书翻译数量的增长比人文类更快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狁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C.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D.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清代中期,大量异籍棚民进入徽州山区,或开山种地,锄种苞芦……或挖煤烧炭……从地方官府到乡村宗族纷纷驱赶棚民,并指出:“欲图安久之策,莫若因山泽之资,谋兴养之利。兴养则山成材山,人怀乐土,家裕户饶,公私两益。”这主要表明
A.官府试图垄断煤炭业的生产和开发
B.徽州人排斥外乡人以便独享山区资源
C.徽州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D.徽州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开发活动活跃
河南安阳汤阴县建有“宋岳忠武王庙”,以纪念被秦桧陷害致死的抗金英雄岳飞。据旧《岳飞庙志》记载,1750年乾隆皇帝曾来此拜谒,御书诗一首,镌刻在石碑上,称“乾隆碑”,立在岳飞庙南北中轴线的“御碑亭”里。御碑的树立把秦桧等人跪岳飞变成了跪御碑。1915年“乾隆碑”被移出岳飞庙山门东侧,秦桧等五具败类像又置于岳飞的威视之下了。这一景致变化反映出
A. 岳飞深得后世人民爱戴 B. 政治变迁影响思想文化
C.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 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征
明朝湖州市菜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 数量 | 产量 | 收入(白银) |
稻 | 30亩 | 90石 | 90两 |
桑 | 10亩 |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 125两 |
家禽 | 58头 | (略) | 55两 |
从材料中最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 B.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家庭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 D. 湖州地区丝织业比农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