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资本是6200多万元,1920年增长为15500多万元,增加150%;同时,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的4%,1920年增为14%。这一时期
A. 政府开始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纺织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
C. 列强加大了对中国资本输出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得以开展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却认为“工商皆本”。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商鞅的观点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B. 黄宗羲的观点违背了古代中国以农业为本的事实,观点不切实际
C. 两人的观点都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D. 农工商都应该一直是中国的本业,两人的观点都有失偏颇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 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 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D.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出现了
A. 独立经营的大商人 B.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地域性商人群体 D. 贯通东西的丝稠之路
以下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 秦汉 B. 隋唐 C. 两宋 D. 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