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不论内外,尽归统属,则举留都各府县之河埠,细及米盐鸡豕,粗及柴炭蔬果之类,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将县无宁村,村无宁家,内外骚动,贫富并扰,流毒播虐,宁有纪极,此开辟以来所未有之暴也。
——(明)叶永盛《论税使疏》,见《续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一》
材料二历史著作把1600至1750年的这段时期称为重商主义时期……在对17世纪的重商主义作出的众说纷纭的解释中,这一概念的两个方面得到几乎所有人的肯定:重商主义包括经济民族主义的国家政策并且关注商品的流通,无论是贵金属的流通还是贸易(双边或多边)的平衡。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三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四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原因?
根据材三指出清朝实行什么海外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该政策。
指出图中的①、②、③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线?根据材料四的文字,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0世纪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经过几番姓“社”姓“资”的争论,在对恪守传统苏联模式的“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市场经济在中国终于真正成了主角。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对图中曲线峰值描述准确的是
A. 1957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完全建立
B. 1984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并己经初见成效
C. 1993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D. 2008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推动发展的结果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例如:赵文革、钱建国、孙计划、李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
A. 钱建国 B. 李跃进 C. 孙计划 D. 赵文革
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扭转了前3年连续下降的状况,比上年增长了6.2%: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1.4%;生猪年末达到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上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制定了
A. 过渡时期总路线 B. “调整,巩固,充实,提髙”方针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曾任上海副市长、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任委员的盛丕华说:“这下我们都是‘股东’,共产党是‘经理’了。这个‘经理’是可以相信的,他没有吃过败仗。这种做法叫做共产党保你赚钱。”由此可见,盛丕华最有可能参加的活动是
A. 建国一周年率领工商业界人士参观沈阳第一机床厂
B. 1952年,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 1956年,带头参加公私合营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 1958年,传达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