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回回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这主要反映了
A. 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 B. 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
C. 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D. 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
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 B. 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
C. 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 D. 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C. 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D.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
A.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在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期间,程颐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A.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纂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这表明当时
A. 豪强大族是封建统治的经济支柱 B. 中央集权受到封国割据的威胁
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弊端已经显现 D. 统治者意在恢复西周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