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B.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小荷才露尖尖角”、“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
A. 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B. 甲午战后、抗日战争时期
C. 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 甲午战后、一战时期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下列最能体现上述材料含义的是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光绪十六年(1890)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材料所述现象
A. 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 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C. 导致自然经济日益走向瓦解 D. 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 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 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 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里“革命的火花取而代之”始于
A. 18世纪60年代 B. 18世纪末19世纪初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