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党员必须...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材料一王树声是在1926年2月13日入党的老党员,他入党时的誓词为:“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叛党。”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鄄县水口村叶家祠堂主持了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他向新党员详细解释了入党誓词的意思:然后带着他们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材料二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人在《共产党人》1940年第4期上发表《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员和干部》的工作通讯,提出:“新党员入党,应该给以仪式,入党的仪式,对于很多党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应该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

材料三1947年,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的入党志愿书内的入党誓词为:‘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的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奋斗到底。”

材料四1982年9月6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载入入党誓词。其第一章第六条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通过的党章都沿用、重申了这一内容。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材料,概括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入党誓词强调的内容侧重点及原因。

 

材料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入党誓词强调“阶级斗争”、“对党忠诚”。原因:中共从一开始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在白色恐怖下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巨大损失。 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不再强调“阶级斗争”。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阶级斗争服从于抗日民族斗争,这也是当时我们党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 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原因: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因为抗战时期随着党的政治影响的扩大,人民大众对于党员的期望越来越高;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我党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要求党员坚定革命信念,对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 材料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强调“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原因:革命形势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要求党员迅速克服由于长期处于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环境下产生的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这些党的原则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显得尤为重要,是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必须无条件地执行。 材料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入党誓词首次提出党员应履行党员义务。原因: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对党员的要求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这也是我们党基于促进党组织健康发展,保证全党团结一致的考虑。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时间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大革命期间,入党誓词更多在强调“阶级斗争”、“誓不叛党”等。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政党。他自然会运用马克思阶级斗争的思想;另外大革命失败后立场不稳的党员叛党,给党带来很大损失。 材料二中时间在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入党誓词中不再强调“阶级斗争”,是因为为取得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民族矛盾摆在第一位。第二,特别强调“要做群众的模范”是因为在抗战中随着中国共产党影响的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就会越来越大。另外还有“对党有信心”是因为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势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要求党员坚定信心。 材料三中的时间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期间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集中力量打败敌人。所以要求党员要“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以保证最后的胜利。 材料四的时间在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新形势,更要从严治党。所以在誓词中加入党员义务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和路易十五的时代,是属于两个国家的不同文明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可以想象有多么热烈。那个时代,洛可可温婉华丽的时尚渗透于法国各个角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使中国人认识到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将全新的观念带入了中国,而画师郎世宁更是留在中国服侍了三代皇帝,创造出了中西合璧的新画法。而远在法国的布歇也在绘画中加入了中国风情,然而布歇笔下的中国元素却并非真实的中国风情,他所表现的美丽的充满爱情感性的世界,布歇其实并未到过中国,他们笔下的场景都只是洛可可画家们对异城风情的向往与想象。那时的艺术作品还只是东西方文化的简单拼凑和泥合,是梦幻的,是似是而昨的,是虚构的。那时的中西文化可以算是-种误读,因为距离遥远,极少数人来往于中西交流,种种限制导致中西方对彼此的认识不足,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奇、冲突和再认识,但仍然是中西文化在相互交流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摘编自《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之<东西对望>观后感》

材料二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与西方的接触而全方位渗透入西方文化,甚至影响过西方文化的走向。中国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其影响有的甚至大于西方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这里讨论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取广义,主要谈谈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西方的广泛影响。中国文化长期充满自信,近代以来的文化自卑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

——摘编自《<东西对望>观后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当时中西交流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西方的广泛影响”,并分析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自卑的原因。

(3)综上所述,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 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D. 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查看答案

“最后,这一新政府并不是被人推翻了,而是像沙皇专制政权在3月时那样孤立无助地崩溃了。”得出这一结论主要缘于

A. 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B. 新政府没有让人民得到和平与土地

C. 军队忙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 俄国全部政权已归属苏维埃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其意在

A. 实行间接的民主制度    B. 批评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C. 缩减雅典公民的人数    D. 确定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查看答案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A. 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C. 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    D. 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