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物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主要从事客运和漕运等运输业务。
材料三: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城市手工业合作化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市工商联主委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
材料四:中国1957年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
粮食 | 1.95亿吨 | 19 | 30 |
棉花 | 164万吨 | 26 | 93 |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请依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四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桖农民。这表明
A.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 棉布进口 | 面粉进口 | 钢铁进口 | 机器进口 | 生铁产量 |
下降38% | 下降20% | 下降15% | 增加20% | 增加20% | 增加30% |
A. 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 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 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以掩饰资产阶级本质的牧师面貌出现的。”下面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财政金融,重塑信心
C.规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利益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C. 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D. 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 )
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 B.维护传统经济结构
C.确保赋役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