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徽,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最能说明当时的中国

A. 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B. 主动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C. 逐渐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D. 迫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

 

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对清朝“天朝”的称呼,由“出现5次”演变为“大清国”“中国”;“天朝”是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反映,它是清朝原有朝贡体系下的自称,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为了自强,转而向学习西方,于是,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朝上国的观念,并逐渐形成平等的国家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排除D,C项正确。A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排除B。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所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货物名称及输出国

价值(银元)

提示说明

1781~1790年

中国茶叶

9600多万

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

1781~1793年

英国呢绒等

1600多万

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

 

 

A.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瓦解    B. 茶叶是中英贸易中唯一大宗商品

C. 中国处于中英贸易中的顺差地位    D. 英国商品质劣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查看答案

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因粮食丰裕,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民谚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变动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D. 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 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 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C. 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 王位继承混乱    B. 分封制度瓦解

C. 诸侯争霸激烈    D. 宗法制度松弛

 

查看答案

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信伦理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诚实不欺、遵守承诺的商业道德。下列所述鲜明反映商人讲求诚信的是

A. “百金之家,夏无布帽”

B. “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

C. “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

D. “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