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及其他史著史料记载,1792年马嘎尔尼特使访华,送乾隆帝的礼物都是英国上等的出品。英政府给马嘎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交涉的目的有好几个:
第一:英国愿派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廷必以最优之礼款待之。
第二:……
第三:……
第四:……
半个世纪以后,马嘎尔尼所提出的要求,中国都接受了。
结合材料及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马嘎尔尼访华目标与结果”,自行补充两个“目标”,并就所补充的“目标”简要阐述其“结果”。(要求:“目标”要明确,“结果”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长江流城水患发展起势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城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就有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城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於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阅读材料一,与唐宋时期相比,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据统计,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A. 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 B.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
C. 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空前强化 D. 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
1928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当地时间2017年2月9日,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该事例表明
A. 特朗普颁布“禁穆令”违背美国联邦宪法 B. “分权与制衡”是美国联邦政府的特点
C.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是最终司法裁决 D. 特朗普可以否决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A.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B.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C.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D.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