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数(...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数(万)

城市人口数(万)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768

6.7

1843

41724

2825

6.6

1893

33671

2769

8.2

1901

42645

4173

9.8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

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l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年份

城市化水平

年份

城市化水平

年份

城市化水平

1949

10.6

1959

18.4

1969

17.5

1950

11.2

1960

19.7

1970

17.4

1951

11.8

1961

19.3

1971

17.3

1952

12.5

1962

17.3

1972

17.1

1953

13.3

1963

16.8

1973

17.2

1954

13.7

1964

18.4

1974

17.2

1955

13.5

1965

18.0

1975

17.3

1956

14.6

1966

17.9

1976

17.4

1957

15.4

1967

17.7

1977

17.6

1958

16.2

1968

17.6

1978

17.9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1)趋势:局部时段有所波动,总体上不断上升。 特点:虽有发展,但整体上城市化进程缓慢。因素:五口通商后,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步兴起;对外开埠城市以商业化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或工业化水平整体低,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动力不足);长期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江南城镇破坏很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2)特征:1949至1957年,城市化平稳发展。 原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市工业人口大量增加。 因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上山下乡”运动使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等。 【解析】(1)趋势:题目要求“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表格的第四栏“城市化率”可以看出从1840年到1949年的数据中,只有1949年与上一时段1936年比有下降,其余时间都是上升的,再结合材料二中的上海城市人口变化“人口增加了一倍”、“l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等信息可以看出,其趋势是局部时段有所波动,总体上不断上升。 特点:从材料一中的表格城市人口数一栏与全国总人数一栏作比较可以看出,1840-1893年间,城市化率尽管有发展,但整体上城市化进程缓慢。因素:需要结合1840-1893年间的相关史实和材料二来回答,回答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发展的原因,一个是发展缓慢的原因。发展的原因可以考虑,五口通商后,中国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步兴起,所以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所以导致了城市化进程有了发展。而发展缓慢的原意则可以考虑材料和所学知识两个方面:由材料二中关于上海的“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可以得出对外开埠城市以商业化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或工业化水平整体低,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动力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期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江南城镇破坏很大;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2)特征: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和所学”回答。根据材料三第一栏和第二栏的数据来看,由1949年的10.6%到1957年的15.4%,逐年提高是其趋势,所以结论是:1949至1957年,城市化平稳发展。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考虑,根据时间来考虑,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使得我们的城市化进行有了政策保障;这里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新中国建立后,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经济方面主要进行的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工作,而工作中心又是城市,所以城市工业人口大量增加。 因素:题目主要涉及的时间是1958—1978年,所以要考虑这一时间段里我们的工作主要做了什么,根据所学可知这一个时间段里我们先后进行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其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出现,严重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文革”期间的大搞“阶级斗争”则使得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与此同时“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使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等也是重要原因。 点睛:主观题设计“原因”考查的内容时,往往都有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求,这就涉及到了如何根据题意回归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在进行知识迁移时,如何做得准确和到位就至关重要。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好题目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然后根据设问确定问题是关于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或者是思想文化方面的,这就能够确定我们是回归到所学知识中的必修一还是必修二或者三,然后根据时空确定相应的章节,最后根据题意去提取相应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原因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是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回答,还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思考,抑或是中国、世界的角度也是影响我们回归所学的重要因素。这一题的思考角度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就可以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

A. 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

B. 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

C. 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

D. 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查看答案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查看答案

英国东印度公司曾获得皇家给予的贸易特权。但到19世纪初,英国却逐渐取消了其贸易垄断权并于1858年解散了该公司。这一变化表明

A. 资本主义国家商业竞争日益加剧

B. 东印度公司完成了独占印度的使命

C.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经济政策转变

D. 英国的代议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查看答案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