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 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 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影片《三毛流浪记》主人公三毛在20世纪40年代流浪到上海,看到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他困惑的原因: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斥着中国市场
B.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比其他国家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是因为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洋务运动的推动
D.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民国学者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材料中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在创办
①轮船招商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安庆内军械所
④汉阳铁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