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连年的战争和兴作极大地消耗了国家储备,选成了“藏钱经...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连年的战争和兴作极大地消耗了国家储备,选成了“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的财政困难。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也为了“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汉式帝采取了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均输平准,是汉武帝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新经济政策。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法,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这种办法,古人有所评论:“诸当所精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公元前110年,桑弘羊又设平准法,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推行均输平准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行的均输平准法的实质及作用。

 

(1)历史背景:财政困难;商贾膨胀,破坏社会秩序,威胁中央集权。 (2)实质:官营长途运输业与官营商业。作用:稳定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商人的投机行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西汉统治。 【解析】(1)根据材料“材料连年的战争和兴作极大地消耗了国家储备,造成了“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的财政困难。”得出财政困难;再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商贾实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得出实质是官营长途运输业与官营商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诸当所贡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这不仅调剂了中央政府各部门所需要的物品,也缓解了路途遥远和运输困难的问题;根据材料“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得出以平抑物价,打击商人的投机行为,从而巩固西汉统治。 点睛:本题用材料的形式为素材进行命题,材料型试题是一种符合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好题型。如何才能有效地解答历史材料型试题呢?可以采取“一看二审三作答”的步骤,解答材料型试题。“一看”是指看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二审”是指审问题,明确解答方向。“三作答”是指回归教材,落实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又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萦运劝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泰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津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冶、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申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决不是无关紧要的。”在材料中,布罗代尔强调

A. 日常生活的琐碎性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整的史学体系

B. 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考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 可站在欧洲史学家的立场从总体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

 

查看答案

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A. 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 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 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 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A. 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 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 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 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