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美国机器纺纱的纱锭只有4500枚,到1825年就增至80万枚。美国在开发初期,十分重视铁路建设。在1850年,国内铁路已经达到15000公里,在当时世界上位居第一。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民族独立的实现 B.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自由主义的促进 D. 代议制民主的建立
古希腊的伊壁鸿鲁提出:每个人在追求享受的时候,都应该不做破坏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国家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的生活。其主张体现了
A. 公民民主的观点 B. 社会契约的思想
C. 追求个性的理念 D. 自然权利学说
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 B. 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C. 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
1932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布:“不反对与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重新订立完全平等的条约。在苏维埃区域内,这些国家的人民有经营工商业的自由。”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不再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相提并论。这反映出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中共已不存在左倾错误
C. 中国与各国建立了平等的关系 D.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立宪派认为,应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甚至认为,中国旧章本来就是立宪的,“周官言宪法,传称监于成宪,仲尼损益四代之制,以垂万世之宪”。由此可知立宪派
A. 主张西学中源说 B. 质疑西方宪政制度
C. 意在减少立宪阻力 D. 力促中西民主结合
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负责交涉条约的人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这反映了当时
A.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B. 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C. 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D. 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