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宰相以外还有执政,就是副宰相,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这表明唐宋时期
A. 中央官员职责分工更加明确 B. 宰相权势和地位持续下降
C. 决策群体扩大和决策制度化 D. 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 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 租佃土地制度的兴起 D. 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傅奕(555—639),相州邺(今河南安阳)人。他素不信佛,认为“石象为砖瓦之用”。武德四年(621),他上奏《请废佛法表》,请求废除佛教。他首先回顾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情况,“耕能让畔,路不拾遗。孝子承家,忠臣满国……”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他认为主要是“当此之时,共遵李、孔之教,而无胡佛故也”。同时还上奏“益国利民”十一条,如规定青壮年僧尼不婚不嫁,以致减损户口。“请僧尼六十以下简令作丁,则兵强农劝”,有利于国计民生。……武德七年(624),再次上《请除释教疏》,主张禁断佛教,提出了“生死寿夭,由于自然”的唯物论观点。在玄武门之变前,傅奕曾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平素“虽究阴阳术数之书,而并不之信”的傅奕却诡称天意,显然在宫廷的政争中,他是倾向李世民的。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傅奕废佛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废佛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傅奕的废佛思想。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两个月后,即1941年8月14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在这一宪章中,他们以理想主义的措辞宣布了他们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原则,1942年5月,英国和苏联签订了为期20年的互助条约,6月,美国和苏联又签订了《美苏租借协定》;这两个条约是同盟国合作的具体表现。合作的另一个表现是1943年8月苏联人决定解散他们为推翻世界资本主义而于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同盟国战时合作的另一结果是1943年11月成立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这一国际机构紧跟在军队的后面,向已被解放的国家提供各种救济,直到新的国民政府能负起责任时为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同苏联合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同苏联合作的意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末一条鞭法夭折之后,豪绅富家凭借特权逃避编丁,土地兼并加剧,无地农民苦于丁银负担,大量逃亡。于是一些地方进行了丁银均入田赋中征收的税制改革,称之为“随粮代丁”、“丁随田办”。公元1721年,清政府宣布“添丁不加银”,这就为“摊丁入地”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证。康熙五十五年,清政府首先在广东省试行丁银摊入地亩征收。至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广。“摊丁入亩”改变了过去地丁并行的税制,简化了征税手续,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尽管田赋重了,但免去了人头税,这对无地贫民而言,无疑是带来了一丝福音。到雍正末年,国库存银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加到六千多万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杜丽雯《中国古代重大赋税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赋税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