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跃进”,苏联开始热情支持和赞扬,后来逐渐冷静下来。对于人民公社,苏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并一直保持沉默。由于担心中国的做法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苏共二十一大间接地对中共提出批评。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 苏联反对中国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 苏联不希望斯大林模式弊端再次在中国上演
C. 苏联担心中国名为“超英赶美”实为赶超苏联
D. 中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大大刺激了苏联
至1922年,在全国的一百五十万枚纱锭中,集中在上海的竟上升至41.8℅,此外,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五个城市又集中了37.9℅,剩下只有20.3℅的纱锭分布在全国广袤的其他地方。这主要说明我国的民族工业
A. 轻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 B. 轻工业发展迅速
C. 轻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D. 轻工业发展受挫
邓实认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对邓实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维护儒学地位,且易导致复古守旧 B. 与新文化运动完全背道而驰
C. 反对儒学独尊,倡导中西文化并存 D. 认为西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某学者称:“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真正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指的是
A. 清政府被迫划定租借 B.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唐代诗人杜牧《上李太尉江贼书》中曾谈到江淮间的草市,谓“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由此可以获悉
A. 突破政府对商品交易的时间限制 B. 促进了江河沿岸富家大户的形成
C. 草市交通便利政府往往任其发展 D. 唐朝后期草市已获得了一定发展
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A. 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 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C. 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D. 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