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彩礼是订婚时男方向女方或女方家送一定数额的货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彩礼是订婚时男方向女方或女方家送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实物,在当时男耕女织时社会形态下,妇女也是劳动力之一,当女子出嫁到男家后,女家即缺少了一个劳动力,为弥补女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男家就用彩礼来做补偿;从彩礼的标识意义来看,它意味着狩猎时代男子涉猎的“勇敢和技艺”,表示男子经受劳动考验,维持家庭生活的能力。因此,在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农耕社会,女家自然是选择彩礼多的男家,这并非嫌贫爱富,而是因生活需要所做出的选择。然而,这毕竟助长了奢侈淫逸之风。彩礼渐渐成为官位尊卑、门第高低的标识。即便门第不高,也以彩礼显富贵,以提高自家权位。社会上为准备婚礼财货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事时有发生。对此,齐高帝代宋后,多次下诏禁止奢侈风气,禁止奢华婚礼成为一项法令。虽然规定婚礼要贯彻节俭,但奢华之风屡禁不止。与此同时,彩礼也为买卖婚姻提供了合法的获取钱财的方式,从而助长了买卖婚姻。

——于晓青《传统文化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材料二:嫁妆是罗马古代社会妇女所能拥有的基本的、主要的财产。嫁妆对于古罗马妇女而言不仅仅是获取陪嫁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嫁妆得到父系家族财产的拥有权,从而获得社会地位。在古罗马社会嫁妆是女方家族对负担婚姻重荷的男方家族的一种补偿,是对女儿脱离父系家族从而失去其财产继承的一种补偿。罗马妇女作为女儿需要保护,生育子女需要保护,承担养育子女需要保护。给予妇女财产并不是让其与男性一样拥有财产,参与社会事务,而是社会需要妇女,社会发展需要妇女,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其不断改变着传统观念。罗马妇女通过嫁妆获得一定的财产,并在嫁妆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财产及财产权,从而参与到社会财产分配之中,提高了她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何越《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

材料三: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堆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已有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做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事实上,天价彩礼对家风、村风、民风的破坏远超想象。彩礼成了拦住爱情、亲情的高门槛,传统民俗变成了颠覆公序良俗的恶俗。攀比之风盛行,结婚彩礼逐步蜕变成了一种契约式的婚姻筹码。爱情被钞票“变卖”,婚姻被彩礼绑架,少数动辄挑着几百万上千万现金娶亲的人,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幸福?——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彩礼和罗马嫁妆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婚姻中彩礼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影响,并谈谈对当今农村天价彩礼的认识。

 

(1)同: ①都是一种经济补偿方式;②都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③都有法律制制度对其进行规范。 异:中国古代: ①是男子劳动能力的体现;②降低了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 古代罗马: ①是女子获得财产的方式(表现);②提高了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 原因:中国古代: ①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②等级森严、贫富差距大;③男尊女卑。 古代罗马: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法律保护私有财产;③有男女平等意识。 (2)原因: ①受传统习俗的影响;②市场经济的发展:③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④法律中虽有禁止条文但并无强制措施。 影响: ①助长奢侈和攀比之风②加据社会的不稳定③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认识: ①应当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的婚礼观;②从法律和制度上打击买卖婚姻③提高农民的道德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西方古代彩礼和嫁妆的相关问题。通过考查这些问题分析中西方古代不同婚姻观念。 (1)材料“为弥补女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男家就用彩礼来作补偿”“通过嫁妆得到父系家族时产的拥有权,从而获得社会地位。在古罗马社会嫁妆是女方家族对负担婚姻重荷的男方家族的一种补偿,是对女儿脱离父系家族从而失去其财产继承的一种补偿”中可以得出两者的相同点;材料“彩礼也为买卖婚姻提供了合法的获取钱财的方式”“社会需要妇女,社会发展需要妇女,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其不断改变着传统观念”可以得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两者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原因。 (2)材料“彩礼成了拦住爱情、亲情的高门槛,传统民俗变成了颠覆公序良俗的恶俗”“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材料“攀比之风盛行”“爱情被钞票“变卖”,婚姻被彩礼绑”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法律、村民的素质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三小问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月革命以后的40多年间,苏联工业基本按照“民族”“国防”等原则布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经济地理领域学者主张“工业布局原则只能作为工业布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政府逐渐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这一变化反映苏联

A. 国际关系影响工业布局    B. 国际安全的危机基本解除

C. 开始重视工业发展规律    D. 试图彻底改革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彪斯在评价美国的选举制度时说,美国已经从“每个有产者一票、每个男人一票、每人一票向一美元一票发展”。他旨在说明在美国

A. 主权在民原则受到挑战    B. 政党政治左右美国政坛

C. 选举机制不断完善发展    D. 社会契约思想面临危机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英国在海外营业的银行共有25家,并在各地设立了很多分行。各殖民地设立的银行机构更多,1904年共有50个殖民地银行和2279个分行;到1910年殖民地银行增至72个,分行达5449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自由主义的盛行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垄断资本的膨胀    D. 资本输出的带动

 

查看答案

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图的上述观点

A. 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

B. 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C. 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

D. 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查看答案

陈云在“八大”会议上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主体——补充”思想,也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同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材料表明

A.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B. 社会主义建设两种经济可以并存

C.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完善    D. 经济建设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