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已出现,魏晋以后,僧人“附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已出现,魏晋以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材料二

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

旧税率(实征银两)

新税率(银两)

进口

0.373

0.100

棉纱

2.406

1.000

出口

南京丝

23.733

10.000

茶叶

0.475

0.250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并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1860年英法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把对白兰地征收的关税降低到殖民地产品的水平,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这使法国获利最大。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工具、纱线、大麻及亚麻制品的关税,在1864年10月1日达到商品价值的30%,以后不超过25%,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世纪中期英法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1)价值:促进海外贸易,推动双边技术文化交流;开阔眼界,增进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产生航海论著,培养国人的海洋意识;萌发关注海防,防范倭患的国防理念等。 (2)变化:进出口货物税率下降明显 因素:《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制度。 影响: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便于外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原料,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瓦解中国自然经济;为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3)特点:以条约为保证;实行关税互惠(双方降低关税税率);征收关税的商品(种类)减少 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欧洲各国经济贸易联系不断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海外贸易、文化交流、航海论著、关注海防等方面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2)本题根据材料二“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即可说明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制度的影响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关税主权、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瓦解自然经济、民族工业兴起等方面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3)本题根据材料三“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这使法国获利最大。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工具、纱线、大麻及亚麻制品的关税”即可从条约为保证、关税互惠等方面归纳19世纪中期英法贸易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世界工厂、自由贸易、世界市场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屋檐下的变革可以透视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家庭分家研究

我国传统的分家方式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般家庭的分家有两个内容,即家庭财产的析分和家庭门户的传继。家产和家庭门户的传继是沿着直系血缘关系中的“父子关系”进行的。在亲生儿子继承家产、传延门户的时候,我国古代的传统是每个儿子都有相同的继承权,实行诸子平均析产的方式。

亲生儿子在继产承户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具体方式。一种是多次性析产承户方式。从商鞅变法的时候起就开始推行这种方式,当时的法令规定,如果各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子壮则出分”的习俗,就是要求随着儿子们长大结婚陆续分财异居。另一种是一次性继产承户方式。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财产也不异居,到父母死了以后弟兄们一次性分清财产。入汉以后,不再强调家有二男就要分家,渐渐地由儿子结婚后暂时不分家发展到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加之儒家孝悌学说的倡导,一次性分家方式明显多了起来。

——摘自《中国家庭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家习俗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原则形成的政治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一,两种分家方式选择的分家时间有何不同?由此推断战国时期的分家习俗存在怎样的弊端?综合思考,汉以后的典型农村家庭承担着哪些社会功能?

材料二、近代中国家庭婚姻习俗研究

这一时期反对封建婚姻家庭思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女界学生精英最为勇敢突出。秋瑾挣脱封建婚姻束缚,走出家庭的事例自不待言,其他如陈撷芬、梁绮川、徐慕兰、庄汉翅、宋雪君等都是在亲身反对封建婚姻家庭的斗争中,获得了革命的青春。至于留学生和国内学堂学生创办“自由结婚演说会”,带头举行文明婚礼,宣唱《自由结婚歌》,反抗家长压制之事,更是所在皆有,屡屡发生。

——摘自徐永志《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的演变》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家庭婚姻习俗呈现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三、新时期我国农村家庭制度变化

杨善华教授把农村家庭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91年,特点是人民公社制度废除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得到普遍推广;第二阶段是从1992-2000年,这个阶段在伴随市场化的加速非农化;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是城郊农村的快速城市化及其地域拓展。从总体而言,中国农村的家庭制度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父权家庭制度逐步转变为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这一制度转变的动因是农村的非农化,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是统父系父权制度的基础,市场化和非农化的力量,既动摇了传统家庭制度的根基,同时也催生了以男女平权为特征的新型家庭制度。

——摘自《屋檐下的宁静变革:中国家庭30年》

(4)根据材料三,杨善华教授农村家庭变迁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导致这种变迁的历史因素?

 

查看答案

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A. 手工工场    B. 机器工厂

C. 股份公司    D. 垄断组织

 

查看答案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该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国家

总人口

(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

百分比

城市人口

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西欧国家的差距较大    B.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C. 近代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仍然很浓厚    D. 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强于农业文明

 

查看答案

敲窗人Knocker-up这一种职业出现在19世纪的英格兰,当时闹钟尚未发明,所以需要Knocker-up。敲窗人的工作是每天早上沿街挨家挨户敲窗户,以叫醒要起床的男人们。每个被叫醒的人会给他几便士。材料中需要按时起床的男人们主要是(    )

../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47529061/QQ/WinTemp/RichOle/AL_U$JPUHJ)$RNAT)HZO@85.png

A.为了准时到工厂上班            B.听广播关注天气情况

C.躲避德军白天的轰炸            D.石油危机致油料紧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