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思想东顾炎武曾说。“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此话虽有所夸张,但苏南一带盛行租佃制当是事实.这反映当时苏南
A. 土地呈现高度集中 B. 地主圈占大量土地
C.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 农产品商品化加快
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影响,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治宋必始于唐。”这说明
A. 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 B. 理学未能传承佛教思想
C. 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 D. 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
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意在说明
A. 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 B. 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
C.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 D. 金属生产工具迅速普及
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这反映出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
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 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已出现,魏晋以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材料二
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 | 旧税率(实征银两) | 新税率(银两) | |
进口 | 布 | 0.373 | 0.100 |
棉纱 | 2.406 | 1.000 | |
出口 | 南京丝 | 23.733 | 10.000 |
茶叶 | 0.475 | 0.250 | |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并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1860年英法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把对白兰地征收的关税降低到殖民地产品的水平,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这使法国获利最大。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工具、纱线、大麻及亚麻制品的关税,在1864年10月1日达到商品价值的30%,以后不超过25%,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世纪中期英法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