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 “废除余粮征集制”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 “废除余粮征集制”

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C. “开垦、开垦、再开垦”

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 【解析】A是列宁时期的政策,B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C项开垦荒地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D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谷物产量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战前的平均收获量,战前最后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1921年至1922年苏联的粮食采购量是3814.07万公担,而1925年至1926年就增加133%以上。这表明

A. 政府优先发展农业加大投入    B. 新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效显著    D. 苏联人民彻底解决了饥荒问题

 

查看答案

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

A. 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 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

C. 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 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

A. “竞尚洋装”    B.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C. 西餐馆的出现    D. 西式洋房的出现

 

查看答案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