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6年10月——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

1976年10月——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作用是

A. 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出台    B. 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社会地位

C. 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    D.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解析】从题干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段内中国高层出访最多的两类国家,一个是综合国力较强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类是正在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我国高层领导人希望找到改革之路,因此这种现象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出台。故答案为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尚未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更不可能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注意时间信息“1976年10月——1977年6月”,正是文革结束后中国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在建国后某年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10天后的《人民日报》也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A.小农经济自私保守不利农业发展

B.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C.政社合一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统分结合才能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查看答案

“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 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B. 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 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D. 促进社会经济转型

 

查看答案

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一事件反映了(  

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

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查看答案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 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给目军战俘送去樱花图片,上面写道:“远海那边的故乡,樱花正盛开,家中亲人盼你生还,而不是挂着勋章的骨灰盒。”这一行为

A. 表明大部分日军有思乡情节    B. 表明武士道精神已趋于衰落

C. 极大改变了中国力量的对比    D. 有利于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