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

《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材料表明

A. 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 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

C. 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

D. 废除了丞相制度,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C 【解析】材料“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方进即日自杀”反映了汉朝丞相的权力比较大,但要受到皇帝的掌控,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天子甚器重之”说明B项错误;D项是明朝,故错误。 点睛:材料“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方进即日自杀”是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

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

材料二199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声明:“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这些都为美国的中东利益所在。”

——《中东黑血: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

材料三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简称)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的自杀式爆炸事件。作为报复,以色列对哈马斯实施了“定点清除”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哈马斯遭受重创。

——2008年12月28日腾讯网新闻背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贫农向贵族借贷时,贵族即在债务人的田地里树立一块石碑,上面载明借款数额,偿还日期,若到期农民无力偿还,其土地即转入贵族手中。……恩格斯曾说:“农民只要被允许作佃户租种土地,能得自己劳动生产品的六分之一以维持生活,把其余六分之五以地租的形式交纳新主人,那他就谢天谢地了。”若是债务的价值超过抵偿的土地,或者债务没有抵押的保证,债务人便须把自己的子女卖到海外去做奴隶,或债务人本身沦为奴隶。

——李天佑《古代希腊史》

材料二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就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那些因债务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段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越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普鲁塔克谈到梭伦改革的结果时说:“富人被激怒了,因为他剥夺他们的债权抵押;穷人更加被激怒了,因为他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重分土地,也没有像来库古那样,使一切人在生活方式上都平等和一样。”亚里士多德也说:“很多贵族因为他取消债务而和他不睦,……因为人民期待他制定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者恢复以前的制度,或者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

——李天佑《古代希腊史》

(1)材料一说明了雅典社会存在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什么问题?

(2)材料二表明梭伦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3)出现材料三这种结果与梭伦改革的哪一原则有关?平民为什么对梭伦不满?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家说,落后的封建主义决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强调在世界近代史上社会转型期,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高低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影响,引用了如下公式:

综合国力=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军事力量+文化成就)

这一公式表明,社会制度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综合国力诸要素。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社会制度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著文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不过直到这时,污染只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也较少,依靠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史学家普遍把工业革命视为人类历史或“南—北”差距的分水岭,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又由于“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国家”。

材料二

材料三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人民日报》还刊载了李维汉关于这一方针在全国人大会议报告的报道。

(1)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一研究的着眼点及现实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二权力关系设计和材料三政党关系设计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扼要说明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