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晚晴实业家及创办企业统计表 姓名 原来身份或仍兼有身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晚晴实业家及创办企业统计表

姓名

原来身份或仍兼有身份

官衔或实职

创办或参与投资的企业数

张謇

官僚

翰林院修撰、商部头等顾问官

27

祝大椿

买办

二品顶戴花翎道

8

朱志尧

买办

 

8

沈云沛

官僚

邮传部侍郎(署尚书)

13

严信厚

官僚

道员

14

宋炜臣

商人

二品顶戴候选道

7

李厚佑

商人

郎中、议员

8

许鼎霖

官僚

二品顶戴候补道

10

周廷弼

商人

三品御候补道

8

楼景晖

官僚

四品御候选州同

3

曾铸

商人

花翎候选道

3

朱畴

官僚

道员

7

张振勋

华侨

头品顶戴太仆寺卿

11

庞元济

官僚

四品京堂

6

 

(注:表列14人,共占有企业136家,其中1895年之前设立4家,1895-1900设立23家,1900年以后设立109家。)

——摘编自林增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该表格蕴含的信息中拟定两个不同的主题,并简要分析该主题产生的原因。

 

示例一: 主题:甲午战后近代企业的快速发展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导致实业救国思想兴起;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及新政的推动。 示例二: 主题:官商的转化与渗透(或绅商阶层的形成) 原因:近代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或受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刺激诱导);利用封建等级名分庇护其利益。 示例三: 主题: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或身份传统观念的松动) 原因:西方经济文化思想的冲击;科举制度的衰落(或近代教育的兴起)。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属于观点评述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图表所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拟定出 两个不同主题,此部分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和相关史实即可;第二,对拟定出的不同主题,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说明(即说明原因),重点侧重于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国内和国外,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做到有理有据,说明要充分;第三,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9~12分)主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有观点,有史实,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第二层次:(5~8分)主题明确,史论结合;但逻辑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 第三层次:(0~4分)只有主题,没有论证;或论证逻辑混乱,史实错误,主题不明。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及其影响;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材料二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税收显示,曾经占联邦税收总额30%的公司,现在只贡献了1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B. 受到第三产业的影响

C.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 受新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苏联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分成“进步的”和“反动的”,意图分裂不结盟运动。70年代后期,又声称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朋友和战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的增强    B. 美苏争霸中苏联居于劣势

C. 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查看答案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

A. “光荣革命的胜利

B. 议会改革的实行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内阁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 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B. 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C.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 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