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
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 报道国内外大事 B. 传播商业信息
C. 宣传政治主张 D. 娱乐大众
A. 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 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 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 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据此表明,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 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 商品经济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自然经济 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 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由于钓鱼岛等历史问题的因素,中国内地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辛亥革命后也曾经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