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国大主教樊国粱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道:“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

法国大主教樊国粱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道:“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皆持快枪。”法国的这次侵略

A. 获得了香港岛的割地权    B. 迫使清政府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

C. 将战火从东北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D 【解析】根据题目中“拳匪”可知是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即是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至大沽之间炮台,使清政府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故D 正确;《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A错误;《马关条约》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B错误;C不符合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他们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冲击——反应”棋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 迎合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 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趋势    D. 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据材料分析,列强“助剿”的主要目的是

A. 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B. 保证列强在长江流域投资设厂权利

C. 帮助清政府巩固统治    D. 确保能够在议定通商口岸倾销商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