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日程是周思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时间(7月17日) | 外交活动 |
上午10点 |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
中午11点40分 |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
下午1点起 |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反问同会谈 |
下午4点50分 |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蒋介石日记的摘录:1938年3月24日:“此时将到可和可战时期,不难转入主动地位。戒少慎之,勿失战机,”3月28日,“视察沿路人民生活与行动之幼稚及军人精神与行动之散漫,时起不能久战之意。”4月9日:“此时可战可和,应注重和局与准备”。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国民政府准备向日本妥协投降 B. 反映了中日双方力量的复杂较量
C. 国民政府已做好持久抗战准备 D. 国民党认为日方己取得绝对优势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使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正统地位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健统治 D. 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 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 B. 推动了工业化的起步
C. 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 D.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夭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恢复
C.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明清时我国产生了手工业行会组织,行会对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和规格、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价格、吸收学徒的数额、年限、工资水平、技术传授范围、劳动时间长短,都有严格规定。以垄断本地区行业的业务。据此材料可推知
A. 中国已产生了工业垄断组织 B. 明清时期出现跨地域性商帮
C. 行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 D. 工商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