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这样做的目的或后果是
A. 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B.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有助于缓解当时国际上粮食短缺状况
D. 实际上有利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
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
A. 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
C. 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D. 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B. 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C. 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D. 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A. 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 D. 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A. 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B.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 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D. 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
A. 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 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 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 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