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东京审判,是继纽伦堡审判之后的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东京审判,是继纽伦堡审判之后的又一重要审判,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从1946年开庭到1948年宣判终结,历时超过两年,其间共开庭818次,法庭纪录共计48412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28.名日本战争首恶分子被列为甲级战犯接受了法庭的审判,包括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在内的七名罪大恶极者被送上了绞刑架。但是,由于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美国在东京审判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东京审判留下了缺憾,被称为"没有完成的审判"。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二是对犯有严重细菌战罪行的主要战犯——日本七三一部队的罪魁、陆军中将石井四郎,没有审判。三是没有清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

——摘编自《东京审判的遗憾:最大战犯日本天皇为何逃过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京审判的合理性并分析"东京审判留下了缺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京审判的认识。

 

(1)合理性:日本侵略中国、东南亚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日本是战败国,服从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原因:美国出于冷战和维护其战略利益的需要。 (2)认识:意义:清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罪行;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不足:放松对部分重大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京审判的应有效果;没有清除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导致未来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对日本战犯的东京审判,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1)对于东京审判的合理性,应当联系所学,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期间的重要会议对战败国处置的决定等方面来分析说明。“东京审判留下了缺憾”表现在:一是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二是对犯有严重细菌战罪行的主要战犯——日本七三一部队的罪魁、陆军中将石井四郎,没有审判。三是没有清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联系教材所学,从二战后对日本的处置来看,是由于美国出于冷战和维护其战略利益的需要。 (2)对东京审判的认识,联系所学,可以从清算日本罪行、警示后人、提供依据等方面来分析。在认识到其积极影响之外,还有明确东京审判的不足。 点睛:本大题的两小题的回答均要“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比如本题需要理解材料指向的事件是二战后的东京审判,关于其合理性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必须根据这一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存在不同的文化构成因素,所以必然形成西方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教权与人文思想的冲突;基督教与科学思想的冲突;理性中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冲突;个人自由与社会统一秩序的冲突;民族独立与一体化经济共同体的冲突等。这些内部冲突的存在,并非完全是不利因素,西方历史上,这些文化的内在冲突,对社会发展曾经起了推动作用。

一一据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

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文化的内部冲突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两种冲突,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在长城一线设边镇并驻军80万,每年需从内陆各省协饷和调运物资。洪武三年(1370),朝廷准许秦晋等边关省份的民商运粮食到边关换取经营食盐的许可证——盐引,再到食盐产地运销盐斤,晋商借此兴起。弘治五年(1492),政府允许输银买引,徽商也走上大规模食盐贩运的道路。万历四十五年(1617)两淮推行“纲运法”,由官府指定资本雄厚的商人为纲运商人,由其包揽承运官盐引所上纳的税银,纲商包运的若干盐引即称为“纲”,或称为“窝本”。许多徽州商人为能筹够“窝本”所需交纳的巨资,便以姓氏或宗族结为纲,用族法宗规来凝聚和节制纲法,合股共财,以集体的力量夺取招标,实现共赢。以纲运法承运纲盐的纲商在清代前期的福建盐区被直接称为“商帮”。

——摘编自周膺《当代地域商人群体与古代商帮的差异》

材料二1847年,广州的英国商人成立第一个洋商会——广州英商会。到1904年之前,外商已在中国的广州、上海、香港、天津设立了6个商会。1904年清政府商部还制订《商会简明章程》,发布劝办商会谕贴,鼓励各地兴办商会。到1912年,商会总数增加到794个。商会不仅仅是行业内部自治的机构,还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出建议和组织参加政治改革运动。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上海总商会联络、组织各地商会先后三次参与国会请愿运动。另外,其活动还伸展到教育、地方自治、仲裁、社会公益等十分广阔领域,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编自陈玲《浅析近代中国商会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清商会的作用。如何理解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将生产厂搬到日本,70年代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湾,80年代迁人中国的广东和福建。这本质上反映了

A.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B.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C. 跨国资本全球流动    D. 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查看答案

17世纪前英国人普遍认同“国王即使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但不在任何人之下”,17世纪后“君主派”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主意志绝对自由,制约君主行动的只能是自我克制”,“议会派”的解释是“国王只是上帝的使臣,只有行使(上帝赋予的)权利的权力,权利之外,没有权力”。这体现了

A. 英国对王权制约的传统    B. 君权神授理论遭到否定

C. 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尖锐    D. 君主派和议会派的妥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