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下图为唐代襄阳城内外里坊示意图。图中"里坊"的命名旨在
A. 打破坊市界限
B. 规范城市布局
C. 重视教化百姓
D. 突破地域限制
"夏礼吾能言之,祀(把国是夏朝的后裔)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说明孔子
A. 熟悉夏商礼制 B. 感叹祀宋衰落 C. 重视文献记载 D. 重建礼法规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通观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
——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因素。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改善苏联的处境。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说:“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败。这对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丘吉尔以上述理由拒绝开辟第二战场。
1942年夏,苏、英、美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之后,希特勒在苏德战场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但英、美两国却不遵守公报中的若干协议,回避履行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义务。面对英、美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斯大林说:“第二战场会开辟,不仅因为苏联需要它,而且盟国也需要它。”1943年,二战形势出现转折,德黑兰会议上能够通过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后协议,是与苏联武装力量在二战中出现转折分不开的。1944年6月6日,英、美武装部队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摘编自王丽娜《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1941年英、苏两国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政府传统的中央权力机构主要是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庚子事变之后到I905年,在新政过程中,清政府陆续设立了外务部等几个新机构,其中,1901年7月,清政府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清末办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外务部的设立首先由西方列强提出,既是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对于清政府而言,也有被迫无奈的意味。1906年9月,清廷设编制馆于恭王府,编纂官制的根本宗旨是“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然而,11月6日,清廷公布新的中央官制,宣布中央设十一部: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新官制没有采用责任内阁制,仍然保留了旧的内阁和军机处。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清廷官制改革出“新”的表现,并说明清政府将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并对清廷官制改革进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是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发明创造。
观察上述九幅图片,先按其所属领域(或产业)分类,并提炼其主题。然后任意选择一类图片,说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