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西方”“东洋”这些名称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都有一个演...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西方”“东洋”这些名称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名称的演变

时期

名称

主要范围

汉朝

西域

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

东汉

西域

所载范围包括东罗马帝国,印度,波斯等国

唐朝

西域

涵盖之前的西域,增“西天”即印度

五代

西洋

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

明代

西洋

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

西方

欧洲国家

晚清

西方、西洋

专指欧洲国家

二战后

西方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材料二“东洋”名称来源宋代,是古代中国人原创的地理名词。“东洋”原指中国沿海,外延是东海以远、朝鲜半岛和日本乃至太平洋岛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概念,“东洋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但近代以后,“东洋”词义却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历史学家重新诠释了“东洋史”,“东洋史”中的主角不仅由中国变成日本,甚至就连“东洋”之名,亦被日本独享。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二战后的“西方”与晚清的“西方”内涵有何不同?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有何共同特点?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洋易主”的原因。

 

(1)“西域”向“西洋”“西方”变化,从陆路交通到达的范围发展到海洋交通到达的范围。原因:唐朝以前,中国对外商贸文化往来以陆路交通为主,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之路形成,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包括东罗马帝国,印度,波斯等地,泛称西域。唐朝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科技进步,海路交通发展,海上陶瓷之路兴起,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周围国家商贸繁荣,印度洋一带国家泛称西洋。新航路开辟之后,中国与欧洲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欧洲国家泛称西方。 (2)晚清的“西方”是政治意义上的欧洲国家,二战后的“西方”是文化意义上的“欧美国家”(西方国家)共同特点:经济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政治上分权制衡的资本主义民主体制,文化上:信仰基督教,保护私有产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崇尚普世价值等 (3)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文明衰落,中国东方文明中心地位动摇:日本明治维新,快速崛起,成为亚洲第一工业强国;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等亚洲国家留学生留学日本,从日本引进近代西方文明,日本成为东亚文明中心;日本野心勃勃,企图取代中国,一统亚太,称霸东方;日本地理位置在中国之东,中国接受日本史学界的观点,称日本为“东洋”。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变化主要体现在名称上从“西域”向“西洋”“西方”变化;范围区域上从陆路交通到达的范围发展到海洋交通到达的范围。第二小问原因,从表中可以看出唐朝以前对西域的认识只有陆路原因在于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不断向西扩展,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统称之为西域;唐朝以后开始出现海路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航海技术进步使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与东南亚南亚等地的来往日益增多,这些区域通称之为西洋;明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增多所以称欧洲国家为西方。 (2)第一小问内涵,晚清时期的“西方”指地理上的欧洲国家;而二战后的“西方”指向了政治上的资本主义世界。所以东方的日本也成为西方国家。第二小问共同特点可以归纳为:在经济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分权制衡的资本主义民主体制;文化上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崇尚普世价值等。总体上看都属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3)近代“东洋易主”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辐射能力的减弱。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落,使中国东方文明中心的地位动摇;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快速崛起,成为亚洲第一工业强国;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等亚洲国家留学生留学日本,从日本引进近代西方文明,使日本成为东亚文明中心;日本企图取代中国,一统亚太,称霸东方;而且日本从地理上来看处于中国之东面,中国逐渐接受日本史学界的观点,称日本为“东洋”。 点睛:本题通过对西方概念的演变以及东洋称号的易主比较,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在阅读材料时要结合中国的对外发展史史实去分析,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途径。而近代国力衰退是中国传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甚至于东洋称号的易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5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1951~1961年,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

出口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西欧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1960年,英国对共同体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5.4%。这一现象

A. 是美苏冷战、两极对峙的结果    B. 是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结果

C. 是英国经济竞争力削弱造成的    D. 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查看答案

1854年,英国政治家理查德·科贝登郑重声明:“我认为有知识的人们都会赞同雇主有采取适当措施经营管理工厂的权利。如果工人们试图裁定雇主应该雇佣哪些人⋯⋯他们就明显地侵犯了资本的权利。工人有权拒绝为雇主工作,但不应当丧失理智地提出条件并强迫雇主按照这些条件来雇佣他。”对科贝登这段话解读合理的是

A. 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思想    B. 反对政府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C. 反映代表工人利益的工党控制了议会    D. 希望政府限制工人运动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认为人在世间的一切工作,包括社会劳作和家庭生活、教会服侍和国家公务以及士兵作战等,都是神圣的天职,渎职即渎神。马丁·路德的实质目的是

A. 维护世俗君主的权威    B. 将世俗生活神圣化

C. 否定教会的权威    D.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

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

A.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B. 强调天赋人权

C. 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促进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下表为全国1977年——1982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

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1977

570

27

5%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

1980

333

28

8%

1981

259

28

11%

1982

187

32

17%

 

对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 文化大革命    B.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恢复高考制度    D. 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