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礼制十分复杂,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在众多的礼制中,出生礼、冠礼、婚礼都是由家族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并且,周代的礼制强调“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凸显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意识。材料表明
A. 礼乐制度是维护政治等级的工具 B. 周代礼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
C. 周代礼制体现“亲亲”“尊尊”原则 D. 周代礼仪繁杂且涉及面较广
(原创)【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了《新史学》,首先提出“新史学”概念,并倡导“史界革命”,认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他提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几近全盘否定旧史学,认为封建史学有“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主张用“民史”即以写出民族群体之兴衰取代旧史之“君史”;他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融于新史学思想,取代旧史“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提出历史学应广泛吸取多学科的先进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至此,中国史学开始脱离二千余年的传统,揭开了近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序幕。
——宋学勤《梁启超、鲁滨逊“新史学”思想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
(原创)【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晋依靠门阀士族维系了近百年的统治,而刘宋和萧齐政权则重用寒门,却内乱频仍,矛盾重重。因此,梁武帝通过改革选官制度来协调士庶地主之间的矛盾。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下诏,选拔、考察人才“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当官)。若有才同甘、颜(注:古代贤能之人甘茂、颜回),勿限年次。”这就破除了宋齐以来士族二十岁直接入仕的陈规。同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开馆宇……馆有数百生,皆引寒门俊才,其射策通明经者,即除为吏。”由此,明经求第成为进入仕途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天监八年(509年),梁武帝又下令不分士族寒门,一律公平取士,这自然是对不学无术而单凭世资入仕的高门子弟的一种限制。
——据张泽梅《试论南朝选举制度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武帝时期人才选抜方面的变化。
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城读分布图
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经济变迁的信息,并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格列高利历大事记
1582年 |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主持修订历法,改革基督教世界长期采用的儒略历,采用更为精确的新历法——格列高利历,是为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 |
17世纪末 | 一些新教国家如德意志、荷兰纷纷放弃宗教抵制,改用格列高利历。 |
1752年 | 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方便外贸交往的考虑,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地。 |
19世纪末 | 格列高利历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
从19世纪70年代起 | 格列高利历扩展到非基督教世界。1873年和1875年,日本和埃及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 |
当今 | 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公历,但穆斯林的节日都按伊斯兰历计算。 |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
“回溯循环”时间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在清末,以皇帝年号纪年体系为表征的传统时间观念,受到西方线性时间观念的冲击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知识分子将纪年视为建构“现代国家”的重要方面。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已经提出要革新纪元、倡立孔子纪年,以收拾人心。刘师培说:“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呼?是为黄帝轩辕氏。……欲继黄帝之业,当自用黄帝降生之年为纪年始。”黄帝纪年得到革命党人群起响应,民国建立,孙中山通电全国使用公历,这被认为是政权鼎革的重要象征。但在民国时期,改换阳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引起民间诸多反对,政府改换阳历的努力遭遇极大挑战。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格列高利历成为世界通用“公历”进程的特点,指出推动这一进程的历史因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纪年变革主张的共同之处,并分析民国时期纪年变革的影响。
关贸总协定1947年生效后共推动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经过前七轮谈判大幅度降低了世界关税水平,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把“非关税措施”列入议题,并对非关税壁垒加以约朿。这表明
A. 世界贸易自由化目标达成 B. 冷战对峙阻碍经济全球化
C. 贸易保护制约国际经贸合作 D. 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