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从题干结构图中看出该时期政治协商会议处于最高领导地位,中央人民政府受政协领导。这说明该时期应该是在建国初期,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责的时期,故①② 正确。③是1954年颁布;④完成于1956年底,因此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

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A. 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B. 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 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查看答案

欧洲流行“中国风”

材料一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在社会生活上广泛流行“中国风”,甚至在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了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

材料二

在伏尔泰眼中中国人具有“最完美的道德”。他还用中国的年代学、历史纪年,驳倒了《圣经》中的上帝创世说。按《旧约》圣经记载推算出上帝创世年代为公元前3761年,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已有5000多年了。

﹣﹣摘自《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问题:

(1)当时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的前提是什么?

(2)列举当时欧洲社会广泛流行“中国风”的主要表现。

(3)“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从中可透视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4)从史学研究看,对“上帝创世”年代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的推算主要存在怎样的局限?

(5)请从历史视角解释上述两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

使用铁犁牛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百家争鸣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81年

隋朝建立,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用曲辕犁

607年

隋炀帝创立科举制

584~605年

隋朝开通大运河

唐朝

火药用于军事,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宋朝

理学产生,出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使用交子

明朝中后期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及反君主专制思想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民二年(1913年)以来,梁公士诒虽非身当外交之冲,然实隐持外交大计。欧洲大战忽起,各国因地理与利害之关系,纷纷加入,或合纵、或连横。当民四年,各国驻华公使力劝我国最高当局参加世界大战,并以利害相诱抉。斯时情势混沌,孰得孰失,何去何从,极难分辨。且事关中华民族之兴衰,未易于孤注一掷,以贻民族无涯之戚。设中国永不参加,则战胜国所得胜利品,势不分予中国;设中国明予参加,则无船无械无饷,终至参而不战,必受各国责难。于是梁公决定明守中立,暗事参加……

﹣﹣白焦《世界大战中之华工》引梁汝成语

材料二

“一战”期间,十四万华工在中国政府和协约国政府的安排下,背井离乡,驰援欧洲战场。在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抵达欧洲后,华工立即被送往战况最为紧急的法、比前线,交由英法军队支配,另有约一万名法招华工被美军借用,并有少数华工被送到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在工作安排上,法招华工多被安排到后方军工企业或与国防有关的民营企业。但中国参战后,华工也经常被派往前线;而英招华工则几乎被全部投放到前线。

……但凡战争所需,(华工)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为。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无休止的苦工、恶劣的生活供应、疾病工伤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刻威胁和剥夺着这些中国青壮的生命。……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华工一般都是多才多艺而且适应性强大”。在对所有外国劳工进行正式评估之后,英国陆军部队认为“华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大多数劳工都能熟练地工作或者说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们一直都在铁路、兵工厂和坦克车间高效率地工作”。

﹣﹣摘编自张建国、张军勇《“一战”华工的足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梁上诒在“参战”问题上主张中国“明守中立,暗事参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参战的有关史实。战后中国并未享受到战胜国的待遇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