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据估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指洋务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B. 改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结构布局
C. 代表型企业之一是上海发昌机器厂 D. 该浪潮的出现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材料说明中国古代
A. 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官营手工业素称兴旺发达
C. 官办商业促使城市发展 D. 城市具有专制集权的功能
19世纪后半期,在绘画方面,出现了新的流派,该画派对光和色进行了科学探讨。它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间成为永恒。该画派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影响后来的现代艺术非常深远。属于该画派作品的是
A. 《格尔尼卡》 B. 马拉之死》
C. 《日出•印象》 D. 《自由引导人民》
秦朝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B.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有学者说:“持续不断而又存在于不同层次的封建,需要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作为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一旦土地资源紧张乃至枯竭,封建制便难以维系。”对这一观点的准确理解是:
A. 该学者认为封建王朝的衰亡源于土地兼并
B. 该学者认为土地国有是封建制的基础
C. 该学者总结了西周封建制走向瓦解的原因
D. 该学者认为维系封建制需要不断的开疆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