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 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 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 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 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军权高于行政权 B. 分权与相互制衡 C. 总统权力至上 D.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
A. 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 B. 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 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搞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而在曹魏时的《新律》中则首次入律了所谓“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十二铜表法》与《新律》的最大区别在于
A. 是否注重君主权力 B. 是否重视纲常伦理
C. 是否注重公平公正 D. 是否保护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