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18世纪是欧亚贸易的“茶叶世纪”。这是因为“人们比以前有闲了,城市生活更丰富了,公众活动更多了,品茗喝咖啡都有人聚才好,咖啡馆等应运而生,并屡屡成为近代欧洲重大革命和风潮的策源点,旧时宁静的心态不再平静,躁动的人群需要‘兴奋剂’来温润和发酵”该学者描述欧洲这一社会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了消费社会的到来 B. 西欧启蒙运动推动欧亚贸易进程
C. 茶叶流行欧洲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D. 革命根源于民众休闲方式的变化
伯利克里曾说:“法律对于一切人们,不问其个人的差异如何,皆予以平等的正义……但我们在私人关系所享有的一切安逸不应使我们成为不守法的市民。为免陷于这种危险,我们的主要防护措施,即在于教导我们服从裁判官和法律。"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保护公民平等而轻视自由 B. 公民意识等同于法律至上意识
C. 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D. 公民的个人才能不被城邦重视
1961年初,我国政府规定,国家财权基本上集中到中央,缩小专区、县、公社的财权;国家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一本账,保持收支平衡,不准列赤字预算。这表明我国
A. 开始加强计划的集中统一管理 B. 试图改变政社合一的基层政权
C. 简政收权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D. 奠定工业高速发展的政治基础
1939年,清华大学某学者考察了苏联的莫斯科、伏尔加河流域、顿河区、南北高加索、黑海、乌克兰等地,他回国后写的《苏联纪行》在大后方引起巨大反响。书中说,“要在建国的题目上求一个榜样,当以苏联为比较最相近了”。当时中国得出这一结论的出发点是
A. 推进国防现代化以抵抗日本侵华 B. 认为工业化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
C. 十月革命为落后国家指明了方向 D. 苏联在反法西斯联盟中地位重要
1905年后,中国报刊杂志中“国民外交”一词增多。如“国民为外交之主体”,“扫除其所谓专制的朝廷外交之误想,一变而为立宪的国民之外交”等。“国民外交”的流行表明了当时的中国
A. 政府外交逐渐转向被动 B. 近代国际观念深入发展
C. 形成反帝反封建的潮流 D. 传统外交观念开始动摇
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 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 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D.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