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创立了以下公式: 经济全球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创立了以下公式:

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市场经济+自由贸易)

这一公式表明,科技进步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影响国际经济的诸要素。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究。(说明:可以就自由贸易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论证一:工业革命时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蒸汽机作为近代工业的主要动力,它不仅推动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也促进了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同时通过改善交通(如火车、轮船)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论证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加速了全球化发展。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促进了网络信息化,不仅推动了市场经济的信息化交流,也更便利了自由贸易的发展,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成为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回答时一定要通过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影响强调科技的作用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相互关系和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宋代标志着独裁的增长,这在内藤对唐宋转型的阐释中是核心内容,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事实上没有实现现代化。……与此同时,独裁应该受到谴责的观念为解决中国的落后问题提供了一个办法:人们首先关心的是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而让别的国家来指导中国也是必要的。……事实上中国早在我们之前就实现了我们当代西方人所重视的东西。

——摘自(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材料二

与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这不是中国人的错,西方列强为主角的竞争和战争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和压迫,形成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激化了中国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自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转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表现,分析“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原因。

 

查看答案

1945—1948年间,英国颁布和实施了《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案。这反映英国

A. 优先发展煤炭工业    B.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C. 重视提高国有化程度    D.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有观点认为:英国革命突出了自由而忽略了平等,法国革命突出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而美国的经验,则显示了把这两个价值中和、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

A. 实行代议制民主

B. 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并重

C. 主权在民的原则

D. 两党和平竞争、轮流坐庄

 

查看答案

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

A. 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

B. 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

C. 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

D. 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D.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