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其威势也。”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B.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C.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D.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丘逢甲(1864-1912),晚清诗人。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燕岭),生于台湾苗栗县。曾联合台绅倡导自救,率义军抗击日本侵略者。失败后内渡,创作名篇《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的早期作品主张“天然”,反对人工的刻意雕琢,诗境明朗直白,质朴自然。内渡后,推崇、学习杜诗,曾说“平生我愧杜工部”“杜陵乐府更老成”。南宋诗人陆游对丘逢甲影响极大。他在《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中说:“吾生于放翁,所遭百不同。同者惟此心,天或哀吾穷。”丘逢甲还“以文为诗”,以散文化的句式摆脱旧格律的束缚,知《嗟哉行》一诗长短有致,读来抑扬顿挫,郎朗上口。新思想和新知识在丘逢甲的诗歌中也有所反应,例如“电轮”“民主”和“殖民”等。
——摘编自杨倩《浅谈丘逢甲诗歌的艺术特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丘逢甲诗歌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逢甲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诗歌的时代价值。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进入60年代,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勃兰特主张改变联邦德国同东部邻国的关系,先承认现状,通过“和平方式”,对民主德国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扩张,为最后“重新统一德国”逐步制造条件。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1971年勃兰特访问波兰,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双膝下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时人评价“勃兰特跪下,德国站起来”。
——摘编自刘佃云《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历史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承秦制,但也颇多创新。在中央军事领导体制上,中央警卫部队的领导机构从中央军事机构中独立出来并与中央的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构一起直接对皇帝负责。汉代在轮台等地设置使者校尉、在西城地区设置西城都护等,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汉朝军队中统辖军队的大将军一般不常设,战时由皇帝任命,为最高军事指挥。另选派列将军分领各路兵马,大将军和列将军在战时自有一套指挥机构,称为莫府,其成员由将军自选而皇帝批准。
西汉的兵役制度以普通征兵制为主,武帝时出现了募兵制、谪兵制。国家正式募兵开始于汉武帝,所募之兵多为精心挑选的骁勇善战之士,由他们组成特种部队来保卫禁地。作为征兵制补充,由汉高祖开始视具体情况实行谪兵制,即征发罪人为兵,犯罪之人急于树战功来改变社会地位,所以向来凶悍亡命,作战颇为骁勇。
——摘编自张朝阳《从铁马车师到八旗绿营——中国古代兵制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兵制的创新之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兵制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