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朝鲜战争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曾说,...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朝鲜战争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曾说,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军共动用1/5的空军,大部分海军和1/3的陆军,最多时总兵力达55万人.连美国朝野也惊呼,整个北美大陆只剩下一个师在守卫。虽然美国调动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一切力量,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战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贸易禁运,并纠合许多国家对中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封锁。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依旧处于不安状态……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这也是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军事对峙的根源……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彻底摆脱冷战影响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是顺应时代、能代表各国利益、真正起到维护本地区安全的机制。

——《相关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作用》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美、日三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带来的启示。

 

(1)对中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对日本:推动美国对日本大力扶植,为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日本摆脱战败国地位。 对美国:军事和经济遭受重大损失;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2)启示:基于朝鲜半岛依然处于分裂对峙状态,有关各方应放弃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冷战思维;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各种纷争;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要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 【解析】(1)本题要分三个部分来回答,分别从对中国、对日本、对美国三个角度来回答。可以得出对中国来说是保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国际地位,但中美关系日益恶化。对日本是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对美国来说则是一场军事失败。 (2)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材料入手来分析。从“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依旧处于不安状态……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这也是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军事对峙的根源”可以得出基于朝鲜半岛依然处于分裂对峙状态,有关各方应放弃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冷战思维;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各种纷争;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赵国本是晋国异姓卿大夫,属三晋之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而此时,魏国因魏文侯、李悝变法早已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它占硕了河西地,又越赵国占领中山,形成了对赵国的包围。于是,在正式成为诸侯的同年,赵烈侯在相国公仲连的支持下,起用荀欣、徐越、牛畜等人进行改革。

烈侯以荀欣为中尉,“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力图形成严格有效的官僚体系。以徐越为内史,节财俭用,用以富国,宽减民力。又接受牛畜建议,“以仁义,约以王道”.反对穷兵黩武,用儒家仁义礼治教化民众。同时制定国律,明确法令。

改革颇有成效。烈侯死后,敬侯承继功业,赵国得以“兵不倾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娜国之患”。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突显儒家“王道”思想对旧观念冲击有限,贵族政治痕迹仍很明显,贵族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中仍举足轻重。

——摘编自《论赵国历史上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烈侯改革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赵烈侯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考试大国,也是考试古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广义上的考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逐渐形成了包括考试制度、考试晚念和行为等方面在内的“考试文化”。中国古代繁荣的农耕经济为考试提供了物质基础。小农经济孕育了务实中庸的思维模式、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些都影响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指引着知识分子参与到考试中来,城市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又使大规模考试成为了可能。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更是因其蕴含的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被欧美国家广泛借鉴,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念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历代统治者都把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存粮备荒放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即使如此,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由于古代农业生产水平的限制,粮食安全只能停留在维持最低生活需求的层次。宋元至明清时期,虽然粮食亩产明显增加,但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粮食需求剧增。历代统治者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时,都立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往往忽视了粮食自由贸易对粮食安全的作用。即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大量土地和粮食掌握在官僚、士绅、牵强地主手中,普通农民在缴纳政府各种赋税后,面临饥荒的风险更大,加之社会救济体系的不完善,粮食安全的水平也大大降低。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

材料二农业和土地问题也一直受到近代学者的关注。粱启超和孙中山曾针对土地国有化问题展开辩论。张謇在振兴农业的方案中提到“荒之地,听绅民招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

同时还提出“棉铁主义”,认为“今日中国为奖励纺织计.根本计划,必先奖励植棉”。民国初年,担任农林总长的宋教仁则提出,设立农业金融机构“以辅助农民之资力”,设立教育机构“以增长农民之知识”,甚至提出为发展农业可以“酌量输入外资”。针对南方水灾频繁,宋教仁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源地之山林滥伐”、“沿江沿湖土地之开垦”等人为因素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

——摘编自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严峻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美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就业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由1940年的44.16%增加到l980年的68.7%,大大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总和。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结果    B. 社会各种需求的不断增加

C. 政府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D.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发展

 

查看答案

卢梭认为良心和怜悯正是‘先于思考而存在的纯自然的感动”。“关于人的一个主要原理是:自然曾使人幸福而善良;但社会使人堕落而悲苦”。据此可知卢梭

A. 利用自然状态遏制极端的私欲膨胀    B. 基于自然理念对近代文明进行批判

C. 论证了民主共和政体存在的合理性    D. 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中的“理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