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管子·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地图专篇,“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阅读...

《管子·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地图专篇,“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东西方地图的编绘和地图学的发展,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差异及生产生活的需求。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编著地理学著作八卷,其中六卷都是用经纬度标明的地点位置表。多数的地点位置,是根据对本初子午线和平纬圈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的。魏晋时期,中国的制图学家裴秀编制的《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中系统地总结出“制图六体”,为分率(比例尺)、准望(方向,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这为中国后世的地图绘制奠定了科学基础。16世纪后的欧洲天主教积极向海外拓展,出现了基督教历史上继唐、元之后在中国传教的第三次浪潮。随后,在法国的地形图上、在中国的《大清一统舆图》上,东西方两个体系的制图要素同时出现了。

(1)依据材料,归纳古代东西方对绘图技术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后在中、法地图上同时出现东西方两种要素的原因。

《海国图志》初刊于1842年,它一方面延续着中国传统的图志体例,是一部附有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的、五十卷本巨大篇幅的地志书,另一方面又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的旧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观。1845年清朝官员叶子佩绘制的《万国大地全图》“经度以京师为第一度”。1864年湖北官书局出版的《全国直省府厅州县图》,内容以康干内府舆图为蓝本,以半官半民的形式出版,打破了纯官方编制、收藏地图的传统。1886年陈兆桐绘制《万国舆图》“原照英国舆图绘译,所有经纬,仍照原图以格林威治为中线”,书中的“五大洲各国大事表”,以民主、君民共主、君主将当时全球57个“自主”国家分为三类。近代中国第一次民间公开出版的地图是1903年武昌舆地学会出版的《中外舆地全图》。1906年由清朝学者周世棠、孙海环编辑《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被称为民间刊行四大全国地图集之一。

——摘自陈潮《中国近现代地图出版概况》

(2)依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地图绘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地图发展演变的因素。

伴随着分类和统计技术的进步,地图开始多角度地展现传统实力的各个要素。如人口地图、资源图、军备图等。上图是根据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跨大西洋移民潮所做的示意图。20世纪初和20世纪的30年代移民潮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二战后出现了大规模到欧洲寻找工作的场景。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对外来移民关闭了大门,这种突然关门政策打断了传统的移民流动。

——【法】玛丽·弗朗索瓦·杜兰等《全球化地图》

(3)依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以来的移民变化做出相关分析。

 

(1)贡献:西方制图以经纬坐标为特征,注重相对位置的计算;中国关注制图中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等相互关系,明确了制图内容及规范。 原因:海陆丝绸之路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翻译介绍中外书籍等,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 (2)特点:在制图现念与技术上,继承中国传统的同时,与西方近代科学相结合;在内容上,对世界知识的介绍日益准确清晰全面;突破官修地图的传统,民间绘制出版逐渐增多。 因素:西学东渐不断深入;民族危机不断加剧;近代工商业、军事发展的需要近代教育的变革。 (3)随着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方式和通讯技术的改进,欧洲移民大量流向美洲;美国迅速崛起,大量新兴产业部门及相对稳定的环境等吸引移民;战争和经济危机期间的社会动荡,移民潮时断时续;一二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急需劳动力,引发移民浪潮;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加之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限制外来移民的政策出台。 【解析】(1)第一小问贡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西方古希腊托勒密制图注重子午线(经线)与纬线计算位置;而中国制图六法中更为关注比例尺、方位、距离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世制图奠定科学基础。第二小问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是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大量来华的传教士与中国学者把中西方的制图要素融合。 (2)第一小问特点,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可以归纳出既继承中国的传统又结合西方近代科学方法;从地图内容中可以归纳出对世界知识的介绍日益准确清晰全面,比如对世界自主国家的划分等;同时民间绘制地图逐渐增多,突破了官修收藏地图的传统等。第二小问因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学东渐的逐步深入,是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深化;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促使更多的人解放思想,求知识于世界;另外随着近代化的发展探索,教育、军事、科技甚至工商业的发展都会带来变化。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美国迅速崛起,大量新兴产业部门及相对稳定的环境等吸引大量欧洲移民;而战争和经济危机期间的社会动荡,使20世纪初与30年代移民潮时断时续;二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急需劳动力,引发大量移民流向欧洲;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欧洲国家限制外来移民政策的出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表信息理解准确的有

1940年代晶体管催生了改良型助听器和袖珍收音机,预示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50—70年代

第一座商业核电站诞生后的20年间,共有42座核电站提供着美国约4.5%的电力供应

1957、1958年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次年美国发射第一枚太空卫星

1961、1962年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行了环球飞行,次年美国派约翰·格伦进入太空轨道

 

 

①便捷廉价的动力推动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体系

②标志着对宏观宇宙和粒子世界认识的新突破

③二战及冷战时期的科技发明推动着社会进步

④太空领域是美苏争夺战略全局优势新制高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A. 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    B.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

C. 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    D.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在欧洲,确立民族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新原则,从而维护国家体制完整性的进程开始于

A. 雅典民众法庭的创设    B. 罗马设立平民保民官

C. 德意志马丁·路德改革    D. 法兰西掀起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对这一转变下列排序准确的是

A. 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    B. 威尼所――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

C. 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    D. 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查看答案

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 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B. “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C. 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

D. 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