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政府同意出租大连和旅顺、允许外蒙古独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中国提供大量援助。这说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得以延续
B. 二者均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后者是对前者的维承发展
D. “另起炉灶”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
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时期 | 迁出 | 他乡种田 |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 出国从事工商业 |
1850-1879年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年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年 | 473 | 0 | 77 | 396 |
A. 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B. 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
C. 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D.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挡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 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 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 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 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时代的作品《诗经•商颂》,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没说禹还干了其他什么事,治水的“水”仅指黄河。但是在战国成书的《尚书•禹贡》篇中,禹的贡献就大多了,不仅治水,还划分了“九州”和“五服”。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战国时期考古发掘的成果 B. 实现统一的政治需要
C. 民族文化认同得到了加强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 宣扬复古守礼 B. 肯定汤武革命
C. 追求仁政德治 D. 主张重构秩序